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21M 比特幣,挖礦後,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正如我們所知,比特幣的設計將總供應量限制在 2100 萬枚。因此,再次強調,在最後一個比特幣區塊之後,系統還能持續運行嗎?兄弟們,快來看看 👇
比特幣大約每四年減半一次新幣補貼。一旦最後的補貼支付完畢,可能在 2140 年左右,礦工唯一的收入來源將是交易費用。擔憂是顯而易見的。如果費用保持過低,礦工可能會關閉他們的機器,降低哈希率,並減少攻擊網絡所需的成本。系統能對此做什麼?
---
1. 當前礦工收入的狀況
自 2024 年 4 月減半以來,區塊補貼降至 3.125 BTC。在 2024 年初的 Ordinals 和 Runes 熱潮期間,費用短暫飆升,並在幾天內超過了補貼。目前,費用回落至礦工收入的約 7%,是自上次熊市底部以來的最低比例。僅僅是平均區塊的能源成本仍然在 $90K,按 $0.05kw/h 計算。因此,費用組成部分必須上升 4 倍才能在當前價格下保持運行。
---
2. 通往 2140 的跑道
補貼不會在一夜之間消失。即使在 2028 年的下一次減半後,仍預計約 90% 的礦工收入將來自新幣。因此,安全預算會緩慢下降,給予幾乎一個世紀的時間來尋找穩定的費用來源。這條跑道很重要。它允許協議創新和有機經濟增長來縮小差距。
---
3. 安全預算和攻擊成本
安全預算是礦工每個區塊賺取的總價值。該預算的下降並不會自動造成災難,因為難度調整會降低哈希率,直到邊際礦工再次盈利。風險在於,造成多數攻擊的美元成本可能會比網絡的經濟吞吐量下降得更快,吸引資金充足的對手。
---
4. 可持續費用市場的出現
A. 來自有限區塊空間的費用壓力:即使沒有新功能,比特幣的基礎層每天也只能結算幾十萬筆交易。如果全球對最終結算的需求上升,而區塊空間仍然稀缺,使用者將提高費用,礦工將捕捉到這種稀缺溢價。已經存在一個運作中的費用市場,但仍然很薄弱,因為全球需求仍然適中。
B. 事件驅動的激增信號潛在需求:Ordinals 的刻印熱潮顯示,區塊空間的新穎用途可以將費用收入推高到超過補貼的水平,至少是暫時的。儘管激增消退,但它展示了使用者在感知到比特幣不可變性中的獨特價值時願意支付的意願。
C. 第二層結算:Lightning、Fedimint、₿apps、使用 OP_CAT 或 BitVM 等操作碼提議的 rollups,以及 drivechains 都旨在將許多鏈下轉移批量處理為單個鏈上結算交易。如果這些生態系統增長,全球價值的上升部分可能會回到基礎層並支付更高的總費用,即使個別零售轉移仍然便宜。
D. 尚未開發的高價值交易類別:大型企業財庫、主權財富基金、代幣化實體資產和基於契約的高級應用程序都可能為區塊注入其絕對費用遠高於當前中位數的交易。研究顯示,專業活動集群驅動費用分佈的重尾。
---
5. 協議層級的回應
→ 漸進式軟分叉:提高每個字節經濟密度的功能,如契約、增強腳本或原生 rollup 因素,可以在不改變供應計劃的情況下提高費用收入的上限。
→ 尾部發行提案:社區倡導增加 0.1% 的年通脹補貼,以保證最低安全預算。這打破了固定供應的信條,並需要社會共識。
→ 回收閒置幣:其他人建議回收不活躍的幣,但這挑戰了鏈上財產權的現行規範。
---
6. 礦工的適應與多樣化
公開上市的礦工如 @RiotPlatforms 和 @MARA 開始將比特幣生產與數據中心托管、AI 推理和可再生能源平衡相結合,以緩解收入波動。這將在低費用時期補貼持續的哈希能力。這本身並不能解決安全預算問題,但可以增強韌性。
---
7. 情景分析
→ 樂觀路徑:比特幣作為中立結算通道的全球採用,加上成功的 L2 生態系統,推動持續的區塊空間競爭。費用上升至每個區塊幾十萬美元,取代消失的補貼,保持高哈希率。
→ 停滯的價值儲存路徑:如果鏈上需求達到平穩,比特幣主要作為冷存儲,費用保持低位。哈希率下降,直到只有最便宜的可再生能源地點仍然盈利。安全性可能仍然足以支持靜態儲蓄,但在價格疲弱期間將容易受到國家級攻擊。
---
底線
比特幣大約還有 115 年的時間,直到補貼完全消失,但激勵已經在改變。要麼費用必須通過對稀缺結算槽的真正經濟需求上升,要麼規則必須改變,否則安全性將向下調整。每種結果都是可能的。未來幾十年將考驗這些,但不會有效的是忽視經濟學的靜態模型。比特幣只有在有人願意為這種安全性付費的情況下才能保持安全。
感謝您的閱讀!

838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