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Steve
首席執行官兼聯合創始人 @FourPillarsFP
看起來 Passport 對韓國人有效。但我仍然認為這不是最好的方法。

Steve7月17日 10:47
感覺 @ikadotxyz 團隊在目前的代幣申請過程中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現在,韓國用戶無法申請他們的代幣,因為他們無法完成 KYC。
代幣申請需要 KYC?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這是必須的要求,應該從一開始就清楚地傳達。我個人不記得曾經看到過任何這樣的通知。
看看,採取大膽或實驗性的策略是可以的——但排除那些在生態系統中公平參與的韓國用戶?這不是在這個市場上建立良好意願的方式。
我也擔心 IKA 這種做法可能會對更廣泛的 @SuiNetwork 生態系統產生負面影響。當然,我知道他們是不同的團隊——但公眾的看法並不總是會做出這種區分。
這些年來我見過很多空投策略,但這個獨特地奇怪。
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IKA 真的不應該期望在韓國舉辦任何成功的聚會或活動。
3.11K
感覺 @ikadotxyz 團隊在目前的代幣申請過程中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
現在,韓國用戶無法申請他們的代幣,因為他們無法完成 KYC。
代幣申請需要 KYC?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這是必須的要求,應該從一開始就清楚地傳達。我個人不記得曾經看到過任何這樣的通知。
看看,採取大膽或實驗性的策略是可以的——但排除那些在生態系統中公平參與的韓國用戶?這不是在這個市場上建立良好意願的方式。
我也擔心 IKA 這種做法可能會對更廣泛的 @SuiNetwork 生態系統產生負面影響。當然,我知道他們是不同的團隊——但公眾的看法並不總是會做出這種區分。
這些年來我見過很多空投策略,但這個獨特地奇怪。
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IKA 真的不應該期望在韓國舉辦任何成功的聚會或活動。
23.22K
Eclipse: “我們全心全意投入韓國。”
同樣的Eclipse: 封鎖了 @jasonyeah0503 — 韓國最受尊敬的加密公司之一 @DeSpreadTeam 的創始人。
這是新的操作手冊嗎?如果是的話,祝你好運。

Jasonyeah | DeSpread7月17日 10:27
哇
@asclubnft @Alucard_eth 封鎖了 ASC 持有者(我有 2 個 ASC)
這就是我們所謂的「真正的社區」
安息 @EclipseFND @akachacolate @0xtaetaehoho

2.04K
嗯。他們不僅「意外」強調了「食物」,而且實際上給予參加「食物聚會」的人比ASC持有者更多的空投。
看來我並不是唯一一個誤解事情的人。

Steve7月11日 15:51
巧合的是,由於 @akachacolate 現在在韓國,他在閱讀了這篇文章後聯繫了我,建議我們見面聊聊。於是我們見面了。
結果發現有幾個誤解。首先,Nate 似乎認為舉辦活動對於在韓國市場引起關注是重要的。到目前為止,@EclipseFND 在韓國並不算有名,所以這個想法是通過在當地舉辦一些活動來吸引注意。
此外,晚宴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讓 Eclipse 與其他協議區分開來,並解釋它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運作的——理想情況下,將韓國的參加者轉化為鏈上用戶。但據我所知,這個信息並沒有如他們所希望的那樣傳達好。
老實說,儘管我看到多位 KOL 發布了有關該活動的帖子,但焦點完全放在了食物上,而不是 Eclipse 實際上想要表達或做的事情。即使一些 KOL 嘗試傳達這個信息,但很可能被華麗的晚餐周圍的炒作淹沒了。信號在噪音中丟失了——媒介掩蓋了信息。
此外,公平地說,過去許多詐騙項目在韓國也使用“美食”和華麗的晚宴來推廣自己,因此當 Eclipse 進來並舉辦類似風格的活動時,自然讓我也感到懷疑。
話雖如此,我認為單獨挑出他們是不公平的。其他協議在韓國也花費了從 50 萬到 100 萬美元不等的奢華活動——因此在更廣泛的背景下,批評 Eclipse 舉辦晚宴感覺有點虛偽。
然而,我仍然認為他們的空投策略是一個有效的批評點。現實情況是,那些將 $ETH 轉入 Eclipse 並嘗試 DeFi 應用的人更有可能成為長期用戶。但空投似乎不成比例地獎勵了那些只是點擊 Turbo 標籤的人——這引發了對空投實際設計的質疑。
當然,沒有任何項目一開始就能做到完美。但也許最好是提前明確定義空投標準。想像一下,某人將 ETH 轉入,使用了 DeFi 協議,卻什麼都沒有得到——而另一個只是為了華麗的晚宴出現的人卻得到了獎勵。很容易理解為什麼這會感覺不公平。
最終,我希望項目在進入韓國市場時能更加深思熟慮。這個市場雖然重要,但團隊在這裡的表現開始變得有些極端。少一些食物,多一些產品。少一些華麗,多一些真實。這些是我希望看到的能獲得更多關注的項目。
在這方面,我認為 @AbstractChain 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他們沒有舉辦華麗的活動,而是專注於引入真正的合作夥伴,如 @officialmodhaus 和 @triplescosmos,這才是關鍵所在。

1.75K
巧合的是,由於 @akachacolate 現在在韓國,他在閱讀了這篇文章後聯繫了我,建議我們見面聊聊。於是我們見面了。
結果發現有幾個誤解。首先,Nate 似乎認為舉辦活動對於在韓國市場引起關注是重要的。到目前為止,@EclipseFND 在韓國並不算有名,所以這個想法是通過在當地舉辦一些活動來吸引注意。
此外,晚宴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讓 Eclipse 與其他協議區分開來,並解釋它是如何以不同的方式運作的——理想情況下,將韓國的參加者轉化為鏈上用戶。但據我所知,這個信息並沒有如他們所希望的那樣傳達好。
老實說,儘管我看到多位 KOL 發布了有關該活動的帖子,但焦點完全放在了食物上,而不是 Eclipse 實際上想要表達或做的事情。即使一些 KOL 嘗試傳達這個信息,但很可能被華麗的晚餐周圍的炒作淹沒了。信號在噪音中丟失了——媒介掩蓋了信息。
此外,公平地說,過去許多詐騙項目在韓國也使用“美食”和華麗的晚宴來推廣自己,因此當 Eclipse 進來並舉辦類似風格的活動時,自然讓我也感到懷疑。
話雖如此,我認為單獨挑出他們是不公平的。其他協議在韓國也花費了從 50 萬到 100 萬美元不等的奢華活動——因此在更廣泛的背景下,批評 Eclipse 舉辦晚宴感覺有點虛偽。
然而,我仍然認為他們的空投策略是一個有效的批評點。現實情況是,那些將 $ETH 轉入 Eclipse 並嘗試 DeFi 應用的人更有可能成為長期用戶。但空投似乎不成比例地獎勵了那些只是點擊 Turbo 標籤的人——這引發了對空投實際設計的質疑。
當然,沒有任何項目一開始就能做到完美。但也許最好是提前明確定義空投標準。想像一下,某人將 ETH 轉入,使用了 DeFi 協議,卻什麼都沒有得到——而另一個只是為了華麗的晚宴出現的人卻得到了獎勵。很容易理解為什麼這會感覺不公平。
最終,我希望項目在進入韓國市場時能更加深思熟慮。這個市場雖然重要,但團隊在這裡的表現開始變得有些極端。少一些食物,多一些產品。少一些華麗,多一些真實。這些是我希望看到的能獲得更多關注的項目。
在這方面,我認為 @AbstractChain 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他們沒有舉辦華麗的活動,而是專注於引入真正的合作夥伴,如 @officialmodhaus 和 @triplescosmos,這才是關鍵所在。


Steve7月11日 11:44
僅供參考:我們永遠不會與這樣的團隊合作。
5.2K
但是夥伴,有一天所有的努力肯定會得到回報。我真的支持像 @eigenlayer 這樣的團隊。
加油 Ditto 和 @sreeramkannan

Ditto7月11日 13:19
Me seeing projects throwing fancy meetups in APAC while not taking care of their ecosystem builders / contributors

1.56K
僅供參考:我們永遠不會與這樣的團隊合作。

100y.eth7月11日 11:16
哇,@EclipseFND 沒有對真正的鏈上用戶進行空投,卻在韓國舉辦奢華的聚會,向與會者承諾代幣空投。
真是一場喜劇
(圖片來源 @DefiIgnas @Edward__Park)


6.62K
我寫這篇文章是因為我聽說一些驗證者將他們的驗證業務視為「良好的現金牛」。雖然這值得讚揚,但他們也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起更多的責任。
我們應該做得更好。

Steve7月10日 21:03
驗證者管理必須成為第一層代幣經濟的一部分
雖然像@ethereum或@solana這樣成熟的網絡可能需要不同的討論,但新推出的第一層鏈的現實卻截然不同。
在它們的早期階段,這些網絡通常會以一種準交易的方式向驗證者分配大量的委託作為“補償”,為網絡參與奠定起跑線。
雖然我沒有詳細分析每個新鏈的驗證者集,但整體趨勢是明確的。成為前10名的驗證者通常保證年獎勵超過100,000美元。對於那些即使是中等認可的鏈,這個數字會攀升到300,000–500,000美元,甚至每年超過100萬的情況也並不罕見。
但問題不僅僅是驗證者賺得很多。
我的立場一直是:“只要驗證者所貢獻的價值等於或大於他們所獲得的,系統就是正常運作的。”
真正的問題是我們缺乏驗證這些貢獻的手段。如果代幣通脹使持有者承受負擔,而驗證者的實際影響仍然不明朗,這難道不是設計缺陷嗎?
像代幣獎勵這樣的定量指標在鏈上是透明記錄的。但驗證者的實際貢獻——社區支持、SDK改進、參與治理或組織本地活動——卻不容易通過鏈上數據捕捉。因此,大多數網絡對一個關鍵問題幾乎沒有可見性:“這個驗證者對生態系統實際上有多少正面影響?”
我相信基金會和核心團隊必須建立最低貢獻標準。僅僅根據正常運行時間和性能來評估驗證者的時代已經結束。技術可靠性只是基線。網絡應該全面評估驗證者在社區建設、開發者生態系統增長和治理討論中的角色。實質上,每個驗證者都應該有一個公開的“KPI儀表板”。
透明性不是可選的——而是強制的。基金會必須發布標準化的定期(例如,季度或半年)驗證者貢獻報告。理想情況下,這些報告應該允許鏈上數據(例如,獎勵、正常運行時間)和鏈外貢獻(例如,開發者PR數量、舉辦的活動、社區參與)進行並排比較。
這種程度的披露將使代幣持有者和社區能夠自己回答一個關鍵問題:“為什麼這個驗證者獲得這麼多?”
此外,可能是時候考慮動態獎勵調整了。低於定義貢獻閾值的驗證者可能面臨減少甚至撤銷獎勵。相反,傑出的貢獻者應該獲得額外的獎勵。就像健康的企業衡量投資回報率一樣,健康的協議應該評估其“通脹投資回報率”。
代幣持有者和社區有權知道:驗證者提供了什麼服務來證明每年數十萬的獎勵是合理的?如果這種信息不對稱持續存在,最終將侵蝕對代幣的信任——並壓制其價值。
如果加密生態系統想要倡導去中心化和透明性,它必須首先審查其最大通脹受益者的活動。
說到底,通脹是網絡支付的成本。如果我們無法清楚地說明誰在獲得它,為什麼,以及多少——那麼代幣經濟就淪為空洞的算術。特別是當驗證者位於成本結構的頂端時,衡量和披露他們的效用不僅是良好的做法——而是一種生存策略。
每當我聽到某個鏈上的驗證者每年賺超過一百萬美元時,我都會誠實地問自己:
“他們提供了什麼樣的服務或價值,才能獲得如此補償?”
我相信,這種好奇心就是通往更透明和更具韌性的生態系統之旅的開始。
1.72K
驗證者管理必須成為第一層代幣經濟的一部分
雖然像@ethereum或@solana這樣成熟的網絡可能需要不同的討論,但新推出的第一層鏈的現實卻截然不同。
在它們的早期階段,這些網絡通常會以一種準交易的方式向驗證者分配大量的委託作為“補償”,為網絡參與奠定起跑線。
雖然我沒有詳細分析每個新鏈的驗證者集,但整體趨勢是明確的。成為前10名的驗證者通常保證年獎勵超過100,000美元。對於那些即使是中等認可的鏈,這個數字會攀升到300,000–500,000美元,甚至每年超過100萬的情況也並不罕見。
但問題不僅僅是驗證者賺得很多。
我的立場一直是:“只要驗證者所貢獻的價值等於或大於他們所獲得的,系統就是正常運作的。”
真正的問題是我們缺乏驗證這些貢獻的手段。如果代幣通脹使持有者承受負擔,而驗證者的實際影響仍然不明朗,這難道不是設計缺陷嗎?
像代幣獎勵這樣的定量指標在鏈上是透明記錄的。但驗證者的實際貢獻——社區支持、SDK改進、參與治理或組織本地活動——卻不容易通過鏈上數據捕捉。因此,大多數網絡對一個關鍵問題幾乎沒有可見性:“這個驗證者對生態系統實際上有多少正面影響?”
我相信基金會和核心團隊必須建立最低貢獻標準。僅僅根據正常運行時間和性能來評估驗證者的時代已經結束。技術可靠性只是基線。網絡應該全面評估驗證者在社區建設、開發者生態系統增長和治理討論中的角色。實質上,每個驗證者都應該有一個公開的“KPI儀表板”。
透明性不是可選的——而是強制的。基金會必須發布標準化的定期(例如,季度或半年)驗證者貢獻報告。理想情況下,這些報告應該允許鏈上數據(例如,獎勵、正常運行時間)和鏈外貢獻(例如,開發者PR數量、舉辦的活動、社區參與)進行並排比較。
這種程度的披露將使代幣持有者和社區能夠自己回答一個關鍵問題:“為什麼這個驗證者獲得這麼多?”
此外,可能是時候考慮動態獎勵調整了。低於定義貢獻閾值的驗證者可能面臨減少甚至撤銷獎勵。相反,傑出的貢獻者應該獲得額外的獎勵。就像健康的企業衡量投資回報率一樣,健康的協議應該評估其“通脹投資回報率”。
代幣持有者和社區有權知道:驗證者提供了什麼服務來證明每年數十萬的獎勵是合理的?如果這種信息不對稱持續存在,最終將侵蝕對代幣的信任——並壓制其價值。
如果加密生態系統想要倡導去中心化和透明性,它必須首先審查其最大通脹受益者的活動。
說到底,通脹是網絡支付的成本。如果我們無法清楚地說明誰在獲得它,為什麼,以及多少——那麼代幣經濟就淪為空洞的算術。特別是當驗證者位於成本結構的頂端時,衡量和披露他們的效用不僅是良好的做法——而是一種生存策略。
每當我聽到某個鏈上的驗證者每年賺超過一百萬美元時,我都會誠實地問自己:
“他們提供了什麼樣的服務或價值,才能獲得如此補償?”
我相信,這種好奇心就是通往更透明和更具韌性的生態系統之旅的開始。
5.72K
熱門
排行
收藏
鏈上熱點
X 熱門榜
近期融資
最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