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之後的幾年中,全球商品盈餘(正確測量,根據海關數據)向中國的轉變程度實在難以過分強調... 1/x
中國的鄰國透過自身的低估匯率來保護自己免受第二次中國衝擊。東亞的總盈餘是巨大的……接近1.5個百分點的全球GDP,超過1.5個百分點的亞洲貿易夥伴的GDP 2/
中國的海關盈餘現在是中國GDP的6個百分點…… 所以如果你認為中國的整體外部盈餘是GDP的2%(幾乎沒有改變自2020年),那麼就有些不對勁…… 3/
是的,旅遊業造成中國GDP約1個百分點的服務赤字,但接近20%的GDP正淨外資頭寸應該能在簡單估算中產生0.5到0.6個百分點的盈餘。整體盈餘不應該低於商品盈餘太多! 4/
& 我不認為你可以排除中國新的基於調查的國際收支(BoP)方法論(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讚揚為朝著BPM6標準邁進的舉措……)是為了將錯誤/統計差異歸零,而不是準確估計真實盈餘的可能性! 5/5
12.9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