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0xFunky
生物醫學人工智慧初創公司 - 首席技術官 / Kaggle 競賽 - 大師 / @GooseCityDAO / 創始人 @codechainAI
PUMP 公售結束了,原本我也是大額在Bybit,鏈上只放1/2,最後只有鏈上的打成功,還好沒有提前套保…
話說最近AI社群上很多人在討論 VLA(Vision‑Language‑Action)
特別去研究了一下鏈上項目有沒有人在做VLA相關的,看到了這個 CodecFlow @Codecopenflow 的項目,買了一點。
== CodecFlow這項目在幹嘛 ==
簡單介紹一下VLA,VLA 是一種讓 AI 不只「能說」,而是「能做」的模型架構。
傳統的 LLM(像 GPT)只能理解語言、提供建議,但它不會動手操作、不會點擊畫面、不會抓取物體。
VLA 模型的意思就是整合了三大能力:
1. Vision(視覺):看得懂畫面、截圖、攝影機輸入或感測器資料
2. Language(語言):理解人類的自然語言指令
3. Action(動作):產生可執行的指令,如滑鼠點擊、鍵盤輸入、控制機械手臂
CodecFlow 他們就是在做鏈上的VLA,所有操作流程還可以上鏈,可審計、可驗證、可結算。
簡單來說就是 “AI 機器人” 的基礎架構。
== 為什麼我會特別注意這項目?==
我發現他們的開發者是 VLA 領域最火開源專案 LeRobot 的核心貢獻者!
LeRobot 就是開源界打造 VLA 模型的頂級基地,包含了 SmolVLA 等能在筆電上跑的輕量 VLA。
代表這團隊是真的懂VlA架構懂Robot的。
我看他們也持續的在建設,幣價也穩定的在上漲,我自己是很看好VLA賽道,而且從整體趨勢來看VLA跟機器人在市場上確實是未來。
• Web2 巨頭(Google、Meta、Tesla)目前已全力投入 VLA & 機器人訓練;
• Web3 項目好少有能執行任務的 VLA 應用還非常稀缺
• VLA 有機會在 DePIN、Web Automation、鏈上 AI Agent 執行等場景發揮巨大價值。
CA:69LjZUUzxj3Cb3Fxeo1X4QpYEQTboApkhXTysPpbpump
Always DYOR。

CodecFlow2025年6月26日
什麼是 $CODEC 運算符?
這是視覺-語言-行動模型最終使 AI 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作用的地方。
Operator 是由 VLA 模型提供支援的自主軟體代理,它通過連續的感知-推理-行為迴圈來執行任務。
LLM 可以出色地思考和交談,但他們不能指向、點擊或抓取任何東西。它們是純粹的推理引擎,在物理世界中沒有任何基礎。
VLA 將視覺感知、語言理解和結構化動作輸出結合在單個前向傳遞中。LLM 描述了應該發生的事情,而 VLA 模型實際上是通過發出座標、控制信號和可執行命令來實現的。
Operator 工作流為:
- 感知:捕獲螢幕截圖、攝像頭源或感測器數據。
- 推理:使用 VLA 模型處理觀察結果和自然語言指令。
-作:通過UI交互或硬體控制執行決策 - 所有這些都在一個連續迴圈中完成。
示例:LLM 與 Operator Powered by VLA 模型
安排會議
LLM:提供日曆管理的詳細說明,概述安排會議的步驟。
具有 VLA 模型的運算子:
- 捕獲使用者的桌面。
- 標識日曆應用程式(例如 Outlook、Google 日曆)。
- 導航到星期四,在下午 2 點創建會議,並添加出席者。
- 自動適應使用者介面更改。
機器人:對對象進行排序
LLM:生成用於對對對象進行排序的精確書面說明,例如識別和組織紅色元件。
具有 VLA 模型的運算子:
- 實時觀察工作區。
- 識別混合物件中的紅色分量。
- 為機械臂規劃無碰撞軌跡。
- 執行拾取和放置作,動態調整到新的位置和方向。
VLA 模型最終彌合了可以推理世界的 AI 和可以真正改變世界的 AI 之間的差距。它們將自動化從脆弱的規則遵循轉變為適應性問題解決能力 - 智能員工。
“當環境發生變化時,傳統腳本會中斷,但 Operator 使用視覺理解來實時適應,處理異常而不是崩潰。”

10.71K
一直以來都沒在用U卡,直到這次去歐洲旅遊把信用卡刷爆後,回來才開始研究各種U卡。
原本很期待 Morph 卡,但遲遲沒消息,Bybit 卡又因為地區問題無法綁 Apple Pay、也拿不到實體卡...
後來看到這張solayer的翡翠卡,打算來搞一張,無限附卡的概念,某個程度上其實滿實用的。
== 介紹一下這張卡 ==
• 一套助記詞,搞定「無限附卡」
翡翠卡最大的特色,就是「子卡功能」,用一組助記詞,就能生成多張子卡,每張都能自訂名稱、限額、用途。
等於把傳統銀行的分帳、附卡邏輯都搬到穩定幣帳戶裡面,還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做法。
我打算開幾張子卡給家人使用,然後老婆用正卡我用子卡,這樣老婆就可以控制我的消費了(誤
• 穩定幣直接支付+返利機制
支援 USDC 消費,直接綁定 Apple Pay / Google Pay,日常刷卡沒問題。
存進去享有 4-5% 的年化收益,等於邊存邊賺。
每筆消費都會累積積分,未來可以兌換 Layer 空投或合作夥伴的福利,這點就有點類似返現了。
目前 Genesis 空投或之前公售參與者有提供免費或折扣激活優惠,普通用戶則是需要 75 U,搞一張來玩玩。

Solayer2025年6月26日
介紹 Emerald Sub 卡:
一個帳戶,無限卡
自定義標籤、個人限制和支出跟蹤合二為一
5.1K
免費測試平台先關了,感謝各位的回饋跟測試🙏
統計了一下,3天查詢數量大概1200次,GPT token消耗 5300萬,總花費大概90U。
這幾天也同步進行了平台與 Agents 的全面優化,特別針對資料源串接部分做了重構。這邊特別推薦 @heurist_ai 的 Heurist Mesh,它將 Web3 重要的 MCP 統整起來,讓開發者能夠輕鬆整合多個資料來源,也非常感謝他們提供部分合作額度。同時也推薦 @elfa_ai 的推特分析模組,以及 @UnifaiNetwork 的新聞資料源,實測下來效果出色,品質穩定,目前所有串接的資料來源都已整理在下方流程圖中,若有合作想法也歡迎聯繫我討論!
除了crypto,我也加入了台股的搜尋,串接了台灣證交所與部分新聞來源,不過可惜的是,像 PTT 和 Dcard 等社群平台目前並無可用的資料 API,未來會考慮自行開發爬蟲系統,建立台灣的社群輿情資料庫(有機會成為台灣第一套?)
目前的優化版本(AI Agent 邏輯與資料源整合)不會上傳至 GitHub,只會開源核心框架與網站結構,主要是因為在這次短時間的測試也讓我發現這個方向確實是有需求的,不少朋友主動找我交流甚至建議推向產品化,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後面的產品規劃,我自己也很期待能帶給大家什麼幫助。
從發想到MVP落地、再到實際測試市場,不到一週的時間,幾乎零成本就完成了第一輪驗證。雖然這個產品未來是否能成功還未可知,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們正站在一個用 AI 快速實現創業想法的黃金時代。




0xFunky7月9日 05:46
測試網站開出來了
一開始用vercel部屬卡關花了不少時間,後來直接轉戰部屬cloudrun就輕鬆多了,之後有機會也會教大家怎麼讓AI一步一步教你完成雲端上線你的APP。
開放 "3天" 的 Free Trail 給大家測試玩玩看,燒我的OpenAI API (我有設budget,各位別用太兇...),直接連到網站輸入資訊就可以分析了,希望有測的都可以給我一些Feedback,Git Repo也可以幫我點個星星🙏
測試連結:
Git:
不得不說這個框架能改還有家的東西可多了,仔細看產出的Report內容也還不錯 (不過我測一些小幣效果比較差,應該是目前社群分析接的data來源比較爛),之後接上更多的data source還有加入更多Agents應該會讓效果更好,後面說不定甚至可以接MCP直接操作下單,能玩的東西好多!有興趣合作或贊助的歡迎DM!
6.86K
感謝各位的支持
一天 600 多次的查詢,設定的OpenAI budget也達到一半的Alert,也謝謝任何給我改善建議的人,我之後都會看看能不能修改🙏
其中也有不少不錯的項目來找我討論合作,看看能不能對接資料源,這才發現有很多不錯的web3資料源項目,接下來我也都會試著整合進去。
免費測試版到達 API付費的Budget或是禮拜五晚上我就會關掉,歡迎大家持續測試跟給我Feedback。
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昨天請他分析ETH跟BTC都是建議買入,然後現在真的噴了創歷史新高...



0xFunky7月9日 05:46
測試網站開出來了
一開始用vercel部屬卡關花了不少時間,後來直接轉戰部屬cloudrun就輕鬆多了,之後有機會也會教大家怎麼讓AI一步一步教你完成雲端上線你的APP。
開放 "3天" 的 Free Trail 給大家測試玩玩看,燒我的OpenAI API (我有設budget,各位別用太兇...),直接連到網站輸入資訊就可以分析了,希望有測的都可以給我一些Feedback,Git Repo也可以幫我點個星星🙏
測試連結:
Git:
不得不說這個框架能改還有家的東西可多了,仔細看產出的Report內容也還不錯 (不過我測一些小幣效果比較差,應該是目前社群分析接的data來源比較爛),之後接上更多的data source還有加入更多Agents應該會讓效果更好,後面說不定甚至可以接MCP直接操作下單,能玩的東西好多!有興趣合作或贊助的歡迎DM!
13.62K
測試網站開出來了
一開始用vercel部屬卡關花了不少時間,後來直接轉戰部屬cloudrun就輕鬆多了,之後有機會也會教大家怎麼讓AI一步一步教你完成雲端上線你的APP。
開放 "3天" 的 Free Trail 給大家測試玩玩看,燒我的OpenAI API (我有設budget,各位別用太兇...),直接連到網站輸入資訊就可以分析了,希望有測的都可以給我一些Feedback,Git Repo也可以幫我點個星星🙏
測試連結:
Git:
不得不說這個框架能改還有家的東西可多了,仔細看產出的Report內容也還不錯 (不過我測一些小幣效果比較差,應該是目前社群分析接的data來源比較爛),之後接上更多的data source還有加入更多Agents應該會讓效果更好,後面說不定甚至可以接MCP直接操作下單,能玩的東西好多!有興趣合作或贊助的歡迎DM!

0xFunky7月8日 21:16
近期討論度超高的一個跟交易AI的開源項目 - TradingAgents,星星數這幾個月漲到13K
先說結論:原本這個開源的TradingAgent只能分析美股,我花不到 3 小時,用 AI Vibe coding 改出了這個 TradingAgent 的crypto版本,並加入web interface,程式我直接開源了 (連結我放在留言)。
這個TradingAgents 是用 Multi-LLM Agents 做出一個模擬真實交易機構運作的框架,像是把分析師、研究員、交易員、風控與投資長都用 AI Agent分開獨立出來,並且交互分析到最後判斷怎麼下單,論文上寫的PNL是比很多策略都還要好,實際測試了一下,整個流程還滿不錯的,會去抓取不同的DataSource進行分析,歷史價格、新聞、社群情緒,技術面、基本面、情緒面分析也都有做分工。
原本只支援美股,我加入支援 Crypto(目前支援部分大幣)再加上因為CLI 太陽春了,所以我直接補了一個 Web Interface!用瀏覽器操作觀看會更直覺,晚點有時間會部屬出來給大家測試使用 (但API KEY要自行準備)。
這Repo我會持續更新,之後打算慢慢嘗試加入更多 Data Source,並且修改Agent的Prompt讓Agent對crypto分析表現更為即時更精準,而且甚至可以自由的加入更多Agent,Defi farming 還有alpha hunter 應該也都可以在這個框架上面自由加入,理想上是希望能做到連MEME都可以分析,如果對這東西有興趣想合作開發的可以DM我。
現在好像還有很多人會去分析 Code 是不是AI寫的,Vibe Coding已經是目前的趨勢,微軟google都已經有行動裁員了,現在用AI開發效率之高,之後我有空會在SIDEKICK上面直播Vibe Coding,你們打狗打遊戲,我來叫AI打Code開發東西!


30.22K
近期討論度超高的一個跟交易AI的開源項目 - TradingAgents,星星數這幾個月漲到13K
先說結論:原本這個開源的TradingAgent只能分析美股,我花不到 3 小時,用 AI Vibe coding 改出了這個 TradingAgent 的crypto版本,並加入web interface,程式我直接開源了 (連結我放在留言)。
這個TradingAgents 是用 Multi-LLM Agents 做出一個模擬真實交易機構運作的框架,像是把分析師、研究員、交易員、風控與投資長都用 AI Agent分開獨立出來,並且交互分析到最後判斷怎麼下單,論文上寫的PNL是比很多策略都還要好,實際測試了一下,整個流程還滿不錯的,會去抓取不同的DataSource進行分析,歷史價格、新聞、社群情緒,技術面、基本面、情緒面分析也都有做分工。
原本只支援美股,我加入支援 Crypto(目前支援部分大幣)再加上因為CLI 太陽春了,所以我直接補了一個 Web Interface!用瀏覽器操作觀看會更直覺,晚點有時間會部屬出來給大家測試使用 (但API KEY要自行準備)。
這Repo我會持續更新,之後打算慢慢嘗試加入更多 Data Source,並且修改Agent的Prompt讓Agent對crypto分析表現更為即時更精準,而且甚至可以自由的加入更多Agent,Defi farming 還有alpha hunter 應該也都可以在這個框架上面自由加入,理想上是希望能做到連MEME都可以分析,如果對這東西有興趣想合作開發的可以DM我。
現在好像還有很多人會去分析 Code 是不是AI寫的,Vibe Coding已經是目前的趨勢,微軟google都已經有行動裁員了,現在用AI開發效率之高,之後我有空會在SIDEKICK上面直播Vibe Coding,你們打狗打遊戲,我來叫AI打Code開發東西!


27.86K
等等出發去義大利轉轉運
因爲Google翻譯太難用了,出門前半小時想說自己來搞個即時翻譯好了。
結果用AI不到10分鐘搞定,而且還帶有PWA(可以直接放到桌面當捷徑的App)
我只用了2個指令…
1. 「給我一個網站APP(手機也要可以用)
我要出國做即時翻譯的
我要去義大利!
用OpenAI的whisper跟GPT翻譯功能,看能不能做streaming」
2.「教我怎麼部署到Vercel上面」
測試了一下效果比Google好太多,UI也順多…
也需要的跟我要連結(需要自行準備OpenAI API key)目前只有中文、英文、義大利文而已。
出門前也開了許久沒跑的量化策略,希望回來可以有福報。

7.21K
應該是真的沒有很容易
我前陣子想自己搞SOL節點就搞得超煩的...
而且DEV FORK做硬分叉不稀奇,但Toly奶成這樣的硬分叉還真的有點稀奇...
Always DYOR。

toly 🇺🇸2025年6月20日
哇。看到solana知識如此廣泛以至於外部開發人員可以分叉所有內容,這真是太酷了。
開源有 3 個階段:
1) 沒有人關心你的代碼
2) 每個人都分叉了你的代碼,但沒有返回任何值返回上游
3) 實際有意義的貢獻回到上游
不完全是這樣,但從外部 fork 獲得任何有意義的 bug 修復真的非常非常困難。 1/20 基本上不爛。
524
熱門
排行
收藏
鏈上熱點
X 熱門榜
近期融資
最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