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话题
#
Bonk 生态迷因币展现强韧势头
#
有消息称 Pump.fun 计划 40 亿估值发币,引发市场猜测
#
Solana 新代币发射平台 Boop.Fun 风头正劲

0xFunky
生物医学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 首席技术官 / Kaggle 竞赛 - 大师 / @GooseCityDAO / 创始人 @codechainAI
PUMP 公售结束了,原本我也是大额在Bybit,链上只放1/2,最后只有链上的打成功,还好没有提前套保...
话说最近AI社群上很多人在讨论 VLA(Vision-Language-Action)
特别去研究了一下链上项目有没有人在做VLA相关的,看到了这个CodecFlow@Codecopenflow的项目,买了一点。
== CodecFlow这项目在干嘛 ==
简单介绍一下VLA,VLA 是一种让 AI 不只「能说」,而是「能做」的模型架构。
传统的 LLM(像 GPT)只能理解语言、提供建议,但它不会动手作、不会点击画面、不会抓取物体。
VLA 模型的意思就是整合了三大能力:
1. Vision(视觉):看得懂画面、截图、摄像机输入或传感器数据
2. Language(语言):理解人类的自然语言指令
3. Action(动作):产生可执行的指令,如鼠标点击、键盘输入、控制机械手臂
CodecFlow 他们就是在做链上的VLA,所有作流程还可以上链,可审计、可验证、可结算。
简单来说就是 “AI 机器人” 的基础架构。
== 为什么我会特别注意这项目? ==
我发现他们的开发者是 VLA 领域最火开源项目 LeRobot 的核心贡献者!
LeRobot 就是开源界打造 VLA 模型的顶级基地,包含了 SmolVLA 等能在笔电上跑的轻量 VLA。
代表这团队是真的懂VlA架构懂Robot的。
我看他们也持续的在建设,币价也稳定的在上涨,我自己是很看好VLA赛道,而且从整体趋势来看VLA跟机器人在市场上确实是未来。
• Web2 巨头(Google、Meta、Tesla)目前已全力投入 VLA & 机器人训练;
• Web3 项目好少有能执行任务的 VLA 应用还非常稀缺
• VLA 有机会在 DePIN、Web Automation、链上 AI Agent 执行等场景发挥巨大价值。
CA:69LjZUUzxj3Cb3Fxeo1X4QpYEQTboApkhXTysPpbpump
Always DYOR。

CodecFlow2025年6月26日
什么是 $CODEC 操作员?
这是视觉-语言-行动模型最终使人工智能在实际工作中变得有用的地方。
操作员是一个由 VLA 模型驱动的自主软件代理,通过持续的感知-推理-行动循环执行任务。
大型语言模型(LLMs)可以出色地思考和交流,但它们无法指向、点击或抓取任何东西。它们是纯粹的推理引擎,与物理世界没有任何联系。
视觉-语言-行动(VLA)模型在单次前向传递中结合了视觉感知、语言理解和结构化的行动输出。当 LLM 描述应该发生什么时,VLA 模型实际上通过发出坐标、控制信号和可执行命令来实现它。
操作员工作流程是:
- 感知:捕获屏幕截图、摄像头视频或传感器数据。
- 推理:使用 VLA 模型处理观察结果和自然语言指令。
- 行动:通过用户界面交互或硬件控制执行决策——所有这些都在一个连续的循环中。
示例:LLM 与 VLA 模型驱动的操作员
安排会议
LLM:提供关于日历管理的详细说明,概述安排会议的步骤。
VLA 模型的操作员:
- 捕获用户的桌面。
- 识别日历应用程序(例如,Outlook、Google 日历)。
- 导航到星期四,创建下午 2 点的会议,并添加与会者。
- 自动适应用户界面的变化。
机器人技术:分类物体
LLM:生成分类物体的精确书面指令,例如识别和组织红色组件。
VLA 模型的操作员:
- 实时观察工作空间。
- 在混合物体中识别红色组件。
- 为机器人手臂规划无碰撞轨迹。
- 执行抓取和放置操作,动态调整到新的位置和方向。
VLA 模型最终弥合了能够推理世界的人工智能与能够实际改变世界的人工智能之间的差距。它们将自动化从脆弱的规则遵循转变为自适应问题解决——智能工作者。
“传统脚本在环境变化时会崩溃,但操作员利用视觉理解实时适应,处理异常而不是崩溃。”

10.71K
一直以來都沒在用U卡,直到這次去歐洲旅遊把信用卡刷爆後,回來才開始研究各種U卡。
原本很期待 Morph 卡,但遲遲沒消息,Bybit 卡又因為地區問題無法綁 Apple Pay、也拿不到實體卡...
後來看到這張solayer的翡翠卡,打算來搞一張,無限附卡的概念,某個程度上其實滿實用的。
== 介紹一下這張卡 ==
• 一套助記詞,搞定「無限附卡」
翡翠卡最大的特色,就是「子卡功能」,用一組助記詞,就能生成多張子卡,每張都能自訂名稱、限額、用途。
等於把傳統銀行的分帳、附卡邏輯都搬到穩定幣帳戶裡面,還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做法。
我打算開幾張子卡給家人使用,然後老婆用正卡我用子卡,這樣老婆就可以控制我的消費了(誤
• 穩定幣直接支付+返利機制
支援 USDC 消費,直接綁定 Apple Pay / Google Pay,日常刷卡沒問題。
存進去享有 4-5% 的年化收益,等於邊存邊賺。
每筆消費都會累積積分,未來可以兌換 Layer 空投或合作夥伴的福利,這點就有點類似返現了。
目前 Genesis 空投或之前公售參與者有提供免費或折扣激活優惠,普通用戶則是需要 75 U,搞一張來玩玩。

Solayer2025年6月26日
介绍翡翠子卡:
一个账户,无限卡片
自定义标签、个别限额和消费跟踪,全部在一个地方可用
5.1K
免費測試平台先關了,感謝各位的回饋跟測試🙏
統計了一下,3天查詢數量大概1200次,GPT token消耗 5300萬,總花費大概90U。
這幾天也同步進行了平台與 Agents 的全面優化,特別針對資料源串接部分做了重構。這邊特別推薦 @heurist_ai 的 Heurist Mesh,它將 Web3 重要的 MCP 統整起來,讓開發者能夠輕鬆整合多個資料來源,也非常感謝他們提供部分合作額度。同時也推薦 @elfa_ai 的推特分析模組,以及 @UnifaiNetwork 的新聞資料源,實測下來效果出色,品質穩定,目前所有串接的資料來源都已整理在下方流程圖中,若有合作想法也歡迎聯繫我討論!
除了crypto,我也加入了台股的搜尋,串接了台灣證交所與部分新聞來源,不過可惜的是,像 PTT 和 Dcard 等社群平台目前並無可用的資料 API,未來會考慮自行開發爬蟲系統,建立台灣的社群輿情資料庫(有機會成為台灣第一套?)
目前的優化版本(AI Agent 邏輯與資料源整合)不會上傳至 GitHub,只會開源核心框架與網站結構,主要是因為在這次短時間的測試也讓我發現這個方向確實是有需求的,不少朋友主動找我交流甚至建議推向產品化,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後面的產品規劃,我自己也很期待能帶給大家什麼幫助。
從發想到MVP落地、再到實際測試市場,不到一週的時間,幾乎零成本就完成了第一輪驗證。雖然這個產品未來是否能成功還未可知,但可以確定的是—我們正站在一個用 AI 快速實現創業想法的黃金時代。




0xFunky7月9日 05:46
测试网站开出来了
一开始用vercel部署卡关花了不少时间,后来直接转战部署cloudrun就轻松多了,之后有机会也会教大家怎么让AI一步一步教你完成云端上线你的APP。
开放 "3天" 的 Free Trail 给大家测试玩玩看,烧我的OpenAI API (我有设budget,各位别用太凶...),直接连到网站输入信息就可以分析了,希望有测的都可以给我一些Feedback,Git Repo也可以帮我点个星星🙏
测试链接:
Git:
不得不说这个框架能改还有家的东西可多了,仔细看产生的Report内容也还不错 (不过我测一些小币效果比较差,应该是目前社区分析接的数据来源比较烂),之后接上更多的数据源还有加入更多Agents应该会让效果更好,后面说不定甚至可以接MCP直接操作下单,能玩的东西好多!有兴趣合作或赞助的欢迎DM!
6.87K
感謝各位的支持
一天 600 多次的查詢,設定的OpenAI budget也達到一半的Alert,也謝謝任何給我改善建議的人,我之後都會看看能不能修改🙏
其中也有不少不錯的項目來找我討論合作,看看能不能對接資料源,這才發現有很多不錯的web3資料源項目,接下來我也都會試著整合進去。
免費測試版到達 API付費的Budget或是禮拜五晚上我就會關掉,歡迎大家持續測試跟給我Feedback。
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昨天請他分析ETH跟BTC都是建議買入,然後現在真的噴了創歷史新高...



0xFunky7月9日 05:46
测试网站开出来了
一开始用vercel部署卡关花了不少时间,后来直接转战部署cloudrun就轻松多了,之后有机会也会教大家怎么让AI一步一步教你完成云端上线你的APP。
开放 "3天" 的 Free Trail 给大家测试玩玩看,烧我的OpenAI API (我有设budget,各位别用太凶...),直接连到网站输入信息就可以分析了,希望有测的都可以给我一些Feedback,Git Repo也可以帮我点个星星🙏
测试链接:
Git:
不得不说这个框架能改还有家的东西可多了,仔细看产生的Report内容也还不错 (不过我测一些小币效果比较差,应该是目前社区分析接的数据来源比较烂),之后接上更多的数据源还有加入更多Agents应该会让效果更好,后面说不定甚至可以接MCP直接操作下单,能玩的东西好多!有兴趣合作或赞助的欢迎DM!
13.62K
测试网站开出来了
一开始用vercel部署卡关花了不少时间,后来直接转战部署cloudrun就轻松多了,之后有机会也会教大家怎么让AI一步一步教你完成云端上线你的APP。
开放 "3天" 的 Free Trail 给大家测试玩玩看,烧我的OpenAI API (我有设budget,各位别用太凶...),直接连到网站输入信息就可以分析了,希望有测的都可以给我一些Feedback,Git Repo也可以帮我点个星星🙏
测试链接:
Git:
不得不说这个框架能改还有家的东西可多了,仔细看产生的Report内容也还不错 (不过我测一些小币效果比较差,应该是目前社区分析接的数据来源比较烂),之后接上更多的数据源还有加入更多Agents应该会让效果更好,后面说不定甚至可以接MCP直接操作下单,能玩的东西好多!有兴趣合作或赞助的欢迎DM!

0xFunky7月8日 21:16
近期讨论度超高的一个跟交易AI的开源项目 - TradingAgents,星星数这几个月涨到13K
先说结论:原本这个开源的TradingAgent只能分析美股,我花不到 3 小时,用 AI Vibe coding 改出了这个 TradingAgent 的crypto版本,并加入web interface,程序我直接开源了 (链接我放在留言)。
这个TradingAgents 是用 Multi-LLM Agents 做出一个模拟真实交易机构运作的框架,像是把分析师、研究员、交易员、风控与投资长都用 AI Agent分开独立出来,并且交互分析到最后判断怎么下单,论文上写的PNL是比很多策略都还要好,实际测试了一下,整个流程还满不错的,会去抓取不同的DataSource进行分析,历史价格、新闻、社群情绪,技术面、基本面、情绪面分析也都有做分工。
原本只支持美股,我加入支持 Crypto(目前支持部分大币)再加上因为CLI 太简单了,所以我直接补了一个 Web Interface!用浏览器操作观看会更直观,晚点有时间会部署出来给大家测试使用 (但API KEY要自行准备)。
这个Repo我会持续更新,之后打算慢慢尝试加入更多 Data Source,并且修改Agent的Prompt让Agent对crypto分析表现更为即时更精准,而且甚至可以自由的加入更多Agent,Defi farming 还有alpha hunter 应该也都可以在这个框架上面自由加入,理想上是希望能做到连MEME都可以分析,如果对这东西有兴趣想合作开发的可以DM我。
现在好像还有很多人会去分析 Code 是不是AI写的,Vibe Coding已经是目前的趋势,微软google都已经有行动裁员了,现在用AI开发效率之高,之后我有空会在SIDEKICK上面直播Vibe Coding,你们打游戏,我来叫AI打Code开发东西!


30.22K
近期讨论度超高的一个跟交易AI的开源项目 - TradingAgents,星星数这几个月涨到13K
先说结论:原本这个开源的TradingAgent只能分析美股,我花不到 3 小时,用 AI Vibe coding 改出了这个 TradingAgent 的crypto版本,并加入web interface,程序我直接开源了 (链接我放在留言)。
这个TradingAgents 是用 Multi-LLM Agents 做出一个模拟真实交易机构运作的框架,像是把分析师、研究员、交易员、风控与投资长都用 AI Agent分开独立出来,并且交互分析到最后判断怎么下单,论文上写的PNL是比很多策略都还要好,实际测试了一下,整个流程还满不错的,会去抓取不同的DataSource进行分析,历史价格、新闻、社群情绪,技术面、基本面、情绪面分析也都有做分工。
原本只支持美股,我加入支持 Crypto(目前支持部分大币)再加上因为CLI 太简单了,所以我直接补了一个 Web Interface!用浏览器操作观看会更直观,晚点有时间会部署出来给大家测试使用 (但API KEY要自行准备)。
这个Repo我会持续更新,之后打算慢慢尝试加入更多 Data Source,并且修改Agent的Prompt让Agent对crypto分析表现更为即时更精准,而且甚至可以自由的加入更多Agent,Defi farming 还有alpha hunter 应该也都可以在这个框架上面自由加入,理想上是希望能做到连MEME都可以分析,如果对这东西有兴趣想合作开发的可以DM我。
现在好像还有很多人会去分析 Code 是不是AI写的,Vibe Coding已经是目前的趋势,微软google都已经有行动裁员了,现在用AI开发效率之高,之后我有空会在SIDEKICK上面直播Vibe Coding,你们打游戏,我来叫AI打Code开发东西!


27.86K
等等出发去意大利转转运
因为Google翻译太难用了,出门前半小时想说自己来搞个即时翻译好了。
结果用AI不到10分钟搞定,而且还带有PWA(可以直接放到桌面当捷径的App)
我只用了2个指令…
1. 「给我一个网站APP(手机也要可以用)
我要出国做即时翻译的
我要去意大利!
用OpenAI的whisper跟GPT翻译功能,看能不能做streaming」
2.「教我怎么部署到Vercel上面」
测试了一下效果比Google好太多,UI也顺多…
也需要的跟我要链接(需要自行准备OpenAI API key)目前只有中文、英文、意大利文而已。
出门前也开了许久没跑的量化策略,希望回来可以有福报。

7.21K
应该是真的没有很容易
我前阵子想自己搞SOL节点就搞得超烦的...
而且DEV FORK做硬分叉不稀奇,但Toly奶成这样的硬分叉还真的有点稀奇...
Always DYOR。

toly 🇺🇸2025年6月20日
哇。看到Solana的知识如此广泛,以至于外部开发者可以分叉一切,真是太酷了。
开源有三个阶段:
1) 没有人关心你的代码
2) 每个人都分叉你的代码,但没有向上游返回任何价值
3) 实际上有意义的贡献回到上游
虽然并不完全是这样,但从外部分叉中获得任何有意义的错误修复真的非常非常困难。基本上是1/20的成功率。
527
热门
排行
收藏
链上热点
X 热门榜
近期融资
最受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