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
Bonk 生態迷因幣展現強韌勢頭
#
有消息稱 Pump.fun 計劃 40 億估值發幣,引發市場猜測
#
Solana 新代幣發射平臺 Boop.Fun 風頭正勁
[標普500指數中46%是科技股:美國市場的主導地位正在增加]
說「美國股票 = 科技股」是當前的情況,這並不誇張。
科技股佔標普500指數的46%,創下新紀錄。
讓我們更仔細地看看當前市場結構的極端程度 👇


7月23日 03:55
科技股就是股市:
科技股現在在標準普爾500指數中佔據了創紀錄的46%。
這個比例在過去8年中翻了一番。
為了讓這個數字更具體,2000年網路泡沫高峰時,這個比例約為33%。
僅前5大股票就佔據了標準普爾500指數市值的27.1%。
這些公司也佔據了納斯達克100指數市值的51.5%。
市場無法在沒有大型科技公司的情況下生存。

目前,與科技相關的股票(根據擴展定義)佔據了標準普爾500指數的驚人"46%"。
這一比例在八年前約為"23%"。
換句話說,這在短短八年內翻了一番。
在2000年網路泡沫的高峰期,這一比例甚至達到了"33%"。
當時,人們擔心科技過熱,但現在這一水平遠遠超過了那個時候。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前五大公司」的存在。
這些公司單獨佔據了「標準普爾500指數市場總值的27.1%。」
這也是歷史新高。
在NASDAQ 100中,這五大公司達到了「51.5%的市場總值。」
換句話說,NASDAQ現在超過一半依賴於「這五家公司。」
在結構性科技偏見背後,還存在著一些理性的動態,例如:
- 巨型科技公司的高盈利性和高股東權益報酬率(ROE)
- 人工智慧熱潮的加速
- 資本集中所帶來的網絡效應
一方面,指數多樣性的喪失可能導致「整個市場 = 極少數股票的波動」的風險。
這可能是「如果你想保護自己,就買ETF」這句話變得不那麼適用的跡象。
科技的存在達到了歷史新高。
市場正變成一種以指數形式偽裝的「偏見」,看似「平均」。
作為一名投資者,是時候面對「集中真實本質」了。
13.62K
熱門
排行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