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分享,我將加入 @psdnai 擔任創始成員及策略與運營副總裁。 我們宣布由 @a16zcrypto 領投的 1500 萬美元種子輪,並由 @StoryProtocol 孵化,旨在為 AI 建立數據層,專為現實世界設計。 AI 中有三個競爭領域:模型、計算和數據。 大多數模型架構都是開源的,並迅速被複製,縮小了它們的競爭優勢。模型層的創新半衰期越來越短。 計算是一個壟斷:GPU 的訪問由少數幾個現有企業如 Nvidia 控制,使得規模成為資本的函數。 數據層是完全開放的,這是 AI 堆棧中尚未解決的最有價值的部分。 我在這裡的道路遵循了一個一致的主線:新興技術如區塊鏈和 AI 如何重塑協調和價值創造。 在哈佛,我幫助啟動並共同領導了 Crypto Lab,與 @skominers 一起研究區塊鏈和市場如何重塑行業。 在 @StoryProtocol,我擔任特別項目負責人,主要專注於 AI 和知識產權的交集。這包括與領先的 AI 領導者舉行對話,撰寫有關 AI x Crypto 的研究深入報告(感謝 @svenwelly 的合作),以及 AI 孵化。 此外,我在過去幾年中一直在撰寫、諮詢並幫助啟動 AI、加密貨幣和數字知識產權前沿的企業。 在過去幾個月中,我有幸與 @SPChinchali 和 @sarickshah 一起探索 AI 的想法。 我們採取了非常 0 到 1 的方法,與幾十家領先的 AI 公司交談,以了解他們的瓶頸所在。 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聽到他們並不是在模型架構或計算層面上遇到瓶頸,而是數據從互聯網的水井中枯竭。剩下的數據不再提供競爭優勢,因為每個人都可以訪問它。 他們所需要的正是長尾/難以獲得的數據,理想上是為他們的用例創建的。 例如,第一人稱做常見家務的人,或用不常見方言閱讀抄本的人。更重要的是,他們希望數據能夠獲得知識產權清除,以便他們可以合法地商業化他們下游所構建的任何東西。 AI 的數據層是一場協調遊戲:我們如何匹配供需,使每個人都滿意。 Poseidon 是這些需求的最具體實現,連接了各個要素: → 數據是知識產權 → 知識產權需要基礎設施(提示 @StoryProtocol) → 基礎設施需要為 AI 工作,而不是對抗 AI(提示 @psdnai) Poseidon 的目標是: (1) 創建一個協調數據供需的數據層 (2) 在 Story L1 上將該數據的權利確立為可編程的知識產權,以便 AI 系統可以合法使用它 Poseidon 只有在 Story 的知識產權區塊鏈上才有可能。 我們很高興能夠踏上這段旅程,並在我們這一代最重要的兩項技術的交集上進行建設。 感謝所有支持的人,更多消息即將到來!
Poseidon
Poseidon21 小時前
人工智慧正在超越瀏覽器,進入現實世界。瓶頸是什麼?數據。 今天我們宣布由 @a16zcrypto 領投的 1500 萬美元種子輪,旨在建立基礎設施,收集、策劃和授權高品質的實體 AI 數據。 由 @StoryProtocol 孵化並建立。
3.13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