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跟著Solar Growth Bootcamp @Solana_zh 學習。 #Crypto 行業迭代飛快,又缺乏統一的方法論,作為項目Marketing,真的要keep learning、不斷更新認知。 【像宗教一樣做品牌,先寫好自己的“Bible”】 今天 @0x_claudia 導師的分享很有啟發,剛好解答了我最近的小困惑—初創項目如何通過“Partnership”實現增長?雖然我知道 co-marketing 能帶來早期的用戶流量,但之前實踐的時候內心會糾結:項目還在早期階段,真的有談合作的籌碼嗎? Claudia 提出一個關鍵思路:“預期”是初創品牌冷啟動階段最重要的資產。 🥂 對Partner:提供長期的增長潛力,比如生態協同、用戶共享,而不是短期的流量互換。 👥 對用戶:通過清晰的產品願景和實質性的合作模塊,建立信任感。 過去我總擔心初期“資源不夠多”,但其實,初創項目真正的優勢正是:靈活性 + 未來敘事。 同時Claudia也講到了0-1“冷啟動的邏輯鏈:”冷啟動的關鍵在於持續覆盤,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增長路徑。1️⃣產品本身就是最強的獲客引擎,先打磨好核心價值,讓用戶自然涌入。2️⃣聚焦驗證有效的渠道,做到極致;同時結合關鍵產品節點,設計具傳播力的體驗,製造爆點。3️⃣不是追求每次出圈,而是精準踩點,積累勢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槓桿點。 像宗教一樣做品牌,首先要有自己的“Bible”——清晰的使命和價值觀,這是品牌的核心信仰。Marketing 的任務就是把這份信仰傳播出去,讓人興奮、讓人共鳴、讓人願意加入。關鍵是要讓別人感受到真實的價值和幫助,不是單向輸出,而是「利他」的連接。 當你傳遞的是希望、意義和歸屬感,自然就能吸引一群“信徒”一起把品牌做起來,建立起真正有黏性的社區。 我還整理了課上提到的 SPICER 增長模型、#Instagram+Google 的 SEO 新趨勢,以及Branding的方法論👇
1.1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