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不熟悉 AI 出版的人來說,每年有三個主要的會議:ICML、ICLR 和 NeurIPS。這些是技術會議,相當於其他學科的期刊——它們是 AI 的主要出版場所。能夠在這些會議上發表論文的競爭現在已經達到了荒謬的程度,論文被接受的難度非常高,並且對於審稿過程的擔憂也相當多,這個過程目前相當嘈雜。一篇沒有缺陷的強論文被接受的機率大約是 50%,通常一篇論文會在經過幾次審稿修改後才會被接受。儘管如此,這些會議上的論文仍然是 AI 界主要的合法性標誌,並且可能仍然是 ML 研究人員的主要職業指標(雖然我認為這正在減弱,因為前沿實驗室的許多研究尚未發表)。
主題論文與研討會論文有顯著的不同。主題論文經過激烈、嚴謹的同行評審。研討會論文則是針對初步工作,提供一些有趣結果的指示,但要麼不完整,要麼結果對主題論文來說不夠重要。它們只需由研討會審稿人小組進行審查,並且不會出現在會議紀要中。
許多優秀的論文最初是在研討會上出現的(例如 grokking)——但研討會論文和主題論文本質上是不同的東西,影響力的層級也根本不同。今年在去中心化 AI 領域中,只有兩家公司有主題論文,分別是 @PrimeIntellect 和 Plura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