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式資本最近發佈了一篇關於對8種不同的 zkVM 進行基準測試的綜合博客文章。() 以下是摘要,包括關鍵結果和要點。
什麼是 zkVMs? zkVMs 旨在以加密方式驗證程序執行的正確性,而無需洩露輸入或中間計算狀態。 關於證明乙太坊區塊,zkVMs 綜合了三個基本的加密保證來驗證所有狀態轉換: ·讀寫記憶體一致性證明 ·指令編碼證明 ·指令證明
zkVMs 如何擴展乙太坊? 驗證者可以驗證簡潔的加密證明,而不是重新執行每筆交易,這非常有效,並且可以顯著提高 L1 的輸送量。
Fenbushi 的博客介紹了一個標準化的基準測試框架,旨在使 zkVM 性能更具可比性。 它評估了八個 zkVM(SP1、RISC Zero、OpenVM、Pico、ZKM、Jolt、Nexus 和 Novanet),涉及四個計算任務和三個性能指標(證明時間、驗證大小和峰值 RAM 利用率)。
在不同的證明系統中,有一些主要的系統,例如基於 FRI-STARK、基於 Nova、基於 Lasso 查找和 GKR。 zkVM 架構可以進一步分為兩種主要範式:vRAM 風格和模組化風格。
用於基準測試的硬體和測試程式: 基準測試是在配備Ubuntu24.04、8個虛擬CPU、192GB RAM和具有32GB VRAM的 NVIDIA RTX 5090 GPU 的Linux系統上進行的。 用於評估的四個測試程式包括: 1. 計算第 100,000 個斐波那契數。 2. SHA2–2048 哈希計算。 3. 使用 secp256k1 曲線進行 ECDSA 簽名驗證。 4. 類比 100 筆乙太坊轉帳交易 (ETHTransfer)。
SHA2–2048 的證明時間: 對於 SHA2 等加密作,基於預編譯的加速是一種常見的優化策略。
100 ETHTransfer 交易的證明時間: 總結: RISC Zero 在斐波那契測試中比 SP1 稍慢,但在其他三個測試程式中脫穎而出,成為明顯的贏家。
記憶體效率和峰值記憶體使用率: SP1 (GPU)、RISC Zero (GPU) 表現出相對恆定的記憶體消耗,與測試程序無關。
精製尺寸(以 kB 為單位)如下: RISC Zero 和 Jolt 在評估的基準測試中始終處於最緊湊的樣張尺寸之列。
性能總結: 總體而言,RISC Zero 的性能表現出出色的一致性,而SP1、OpenVM、Pico和 Jolt 在某些類別中都取得了出色的性能。
結論: RISC Zero、OpenVM 和 SP1 表現出特別強大的性能,尤其是在執行與 EVM 相關的計算任務時,這使它們成為擴展乙太坊的理想選擇。 RISC Zero 在與區塊鏈應用程式相關的關鍵指標上表現出卓越的效率,所有這些都得益於高效的記憶體利用率和緊湊的證明大小。 恭喜 @RiscZero、@openvm_org 和 @SuccinctLabs!
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