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在2009年進入科技行業時,加入一家初創公司意味著要大幅減薪。你這麼做是為了使命、成長、對自己的投資(也許因為金融或大型科技公司在經濟衰退中並不招聘)。初創公司是為了那些有拼勁和理想主義的人。
快轉到2025年:大型科技公司正在為人工智慧研究者提供一億美元的薪資方案。這不僅僅是一個市場變化。這是對科技人才優化的根本重塑。
基礎 AI 實驗室已成為新的「Google」的象徵。但它們也是新的華爾街:精英、資金充裕且競爭激烈。
在人工智慧領域中,越來越多的雇傭文化正在興起。這並不是因為人們不在乎使命,而是因為進行優質工作的基礎設施(計算機、GPU 存取、精英同儕)正逐漸集中在少數幾家公司手中。
對於早期階段的創業公司來說,這創造了一個悖論: 你無法提供大型科技公司的工具或薪水。 所以你唯一的優勢是: → 使命清晰 → 速度 → 信任 → 擁有感 而且越來越多的情況下,這可能不夠。
今天的創始人不僅在產品上競爭,還在敘事上競爭。 你必須清楚表達為什麼世界上最優秀的人應該加入你——不是因為他們需要一份工作,而是因為他們可以做任何事情……而這是“任何事情”中最有意義的版本。
這是目前早期招聘中最大的挑戰之一。 這不僅僅是一場薪資戰——這是一場爭奪注意力、信念和信仰的戰爭。 雇傭兵的轉變是真實的。但以使命為驅動的建設者仍然存在。你只需要讓這個使命無可否認。
55.11K